詳細內容 : |
1我國肉制品加工業(yè)的歷史及現狀
肉是人體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,同時還提供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,是人飲食結構極重要的組成部分。我國肉制品的生產加工歷史悠久,但是現代肉制品加工業(yè)是近幾十年發(fā)展起來的產業(yè),國民經濟占有重要的地位。 1.1我國肉制品加工業(yè)的歷史 我國傳統(tǒng)風味肉制品,具有3 000年的悠久歷史,是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 部分。品種主要有腌臘、醬鹵、燒烤、干制和一些低檔的腸類制品。傳統(tǒng)名特產品有:四川香腸、金華火腿、宣威火腿、南京板鴨、德州扒雞、月盛齋醬牛肉等。我國肉制品加工業(yè)是在新中國成立后才真正發(fā)展起來。1958年,我國從前蘇聯及西方國家引進屠宰初加工技術、設備和工藝,建立了鄭州肉聯、武漢肉聯、北京肉聯、上海肉聯等肉類聯合加工廠。1986年,洛陽肉聯廠(春都的前身)率先引進第1臺西式火腿腸生產線,研制出我國歷史上的第1根火腿腸。與此同時,漯河肉聯廠(雙匯的前身)變粗加工為精加工,生產分割肉出口到前蘇聯,到1990年發(fā)展成為最大的肉類出口基地。1991年至20世紀末,雙匯、鄭榮先后開始轉型,大力引進火腿腸生產線,到1995年,春都、雙匯、鄭榮三大品牌主導全國肉制品的市場。1994年,雨潤以低溫肉制品在安徽迅速發(fā)展起來;金鑼也開始加入火腿腸行業(yè)。 隨著競爭的加劇,春都、鄭榮和雙鴿等企業(yè)紛紛陷入困境,被擠出了行業(yè)前列。 1.2我國肉制品加工業(yè)的現狀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類生產國,但肉制品的生產加工能力與發(fā)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。2007年我國肉制品加工面臨的突出問題是豬源減少。據資料顯示,活豬2007年末存欄量為43 989.5萬頭,比上年同期增加2139.1萬頭,增長5.1%。活豬出欄量為56 508.3萬頭,比上年同期減少4 699萬頭,負增長7.7%;钬i出欄率為128.5%,比上年下降17.8個百分點。國際上的動物福利標準及衛(wèi)生指標成為制約我國出口貿易的主要因素。 我國是肉類消費大國。中國肉類消費很高,幾乎接近歐洲水平。在1988至1998年的10年里,中國肉食消費水平增長了一倍,達到人均46 kg。2007年中國人均肉食消費達到52 kg。 2007年全國國有及規(guī)模以上肉類加工企業(yè)為1 175家,比上年增加102家;肉制品及副產品加工資產額為750億多元,工業(yè)銷售產值1 600億元,實現利潤70億元。形成了雙匯、雨潤、金鑼、得利斯、唐人神、皇中皇、喜旺等大型企業(yè)和名牌產品,品種有高溫低溫、中式西式等七大系列近1 000個品種。肉制品生產的主要區(qū)域有:河南區(qū)域(主要代表企業(yè)有雙匯集團、華英、大有等)山東區(qū)域(金鑼、得利斯、喜旺、波尼亞、鳳祥、德州扒雞等) 江蘇區(qū)域(南京雨潤、揚州饞神、南通玉兔等)四川區(qū)域(美好新希望、四川高金、成都伍田等)東北區(qū)域(長春皓月、哈爾濱義利、佳木斯希波等)京津唐地區(qū)(大海、荷美爾、大三元、資源等) 2食用香精的發(fā)展趨勢 近年來,全國食品香料、香精產量一直在3萬t左右,銷售額約10億元,平均價格為35元/kg。香精市場向著多元方向發(fā)展,食品消費者越來越精明,不再滿足于以往傳統(tǒng)的香型,他們需要更多更新的口味來滿足其愈來愈挑剔的感覺。香精生產商必須摸著消費者的脈搏來推出合適的新產品,這一點在美國尤甚。如今,美國消費者傾向于選擇更快捷、更新鮮的、更多樣化的食品另外,如何吃得更健康也逐漸成為消費者關心的重點。 我國食用香精未來的發(fā)展趨勢:1)我國近幾年批準的允許使用的香料數目呈現逐年增多的趨勢;2)隨著食品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和食用香料香精應用的研究,食用香料香精的使用范圍將逐漸擴大;3)由于含硫香料化合物具有闕值低、香氣濃郁等優(yōu)點,并且能夠明顯增加香精的象真度,因此含硫食用香料品種將不斷 增多;4)超臨界萃取、生物技術等高新技術將大量應用于食用香料香精生產[1]。 3食用香精在肉制品中的應用 3.1食用香精的選擇 香精是由多種香基、香料調配而成,分為甜味和咸味香精,甜味香精以果味居多;咸味香精主要由生物酶解物、美拉德反應物、香基等調配而成,相對于甜味香精來講咸味香精成分較為復雜,風味物質較多。 在制作肉制品過程中,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選擇: 1)按照產品風味特點結合香精主體風格進行選擇。選擇恰當的香精,能使產品體香圓潤飽滿,余香持久;與原料肉、香辛料、味素相互配合協調,同時還能消除異味。 2)選擇香精應符合產品加工工藝要求。根據產品的工藝(注射、滾揉、攪拌、蒸煮、熏制、醬鹵、包裝、殺菌等工藝),選擇適合的香精,在適合的工藝段內添加,可以通過單用、復配和量的增減而達到較好的香氣效果。 3)耐溫性是選用香精的重要指標。一般分為耐溫80~100℃及耐溫121℃2個區(qū)段,尤其是耐受121℃高溫的香精是高溫肉制品的主要風味添加物;同時速凍食品的發(fā)展使耐低溫及低溫穩(wěn)定性成為速凍食品用香精的重要指標。 3.2食用香精在肉制品中的應用現狀 3.2.1食用香精在高溫肉制品中的應用 高溫肉制品是經過121℃高溫蒸煮的包裝肉制產品,在常溫條件下有較長的保質期,一般為3~6個月。高溫肉制品經高溫殺菌后,在肉感、彈性和口味方面大大下降,口感比低溫肉制品差,肉感不強,有蒸煮味;同時也造成營養(yǎng)物質大量損失。在高溫肉制品生產中,添加香精能夠改善高溫肉制品的風味。高溫肉制品應選用耐熱性能好的油質香精或熱反應型香精,并且加入時間應控制在斬拌和滾揉臨結束前,時間不宜過長,以免香精損失量過大,影響制品的風味。 3.2.2食用香精在低溫肉制品中的應用 低溫肉制品是蒸煮溫度低于100℃的包裝肉制產品,一般為市場上銷售的保質期較短的散裝肉制品和西式火腿類制品。由于加熱溫度低,低溫肉制品具有口感細嫩、肉感強、彈性好的優(yōu)點。 在低溫肉制品中,添加香精能夠改善產品的風味,起到誘人的作用。由于低溫肉制品采用冷藏方式,大多數在食用時不加熱;因此香精的香氣應濃郁、低溫揮發(fā)性強、留香時間長。南方火腿偏清淡,突出產品的原味風格,香精多選用后味香精,且添加量比北方小,拌粉類香精使用較少;北方低溫產品口味較重,習慣用較沖的香精,相對濃度比較大,反應呈味粉也比較接受。低溫類產品在包裝后,經常要進行二次殺菌;這類產品可以將香精加入調配汁中(或以鹵湯為原液)裝袋后封口前添加,可以增加開袋香。中低檔低溫肉制品由于大量使用淀粉、大豆蛋白等填充料需要增加香精使用量來改善風味、掩蓋異味;高檔低溫肉制品需要適量添加香精來提升品質、修飾口感[2]。 4食用香精在肉制品中的應用趨勢 經過50年的建設與發(fā)展,我國肉類供給已告別短缺時代,形成了以消費為主導型的買方市場格局,食用香精在肉制品中的應用將越來越普遍。西式肉制品為香精應用主要領域,中式肉制品逐漸在接受使用香精;應用于速凍方便肉制品的食用香精,將成為香精生產廠的新的研發(fā)方向[3-4]。 1)精油類產品、天然肉味及香辛料味香精應用越來越廣泛,而精油類產品對香精加工企業(yè)調香技術要求較高。天然風味香精對香精企業(yè)設備及工藝的更新改進也提出更精細化的要求,新技術、新工藝也越來越多,傳統(tǒng)風味將占主導地位[5]。 2)食用香精的應用性能將更加明確,主要體現為使用方便、品質穩(wěn)定、特征明顯、逼真度、性價比、兼容性好;食用香精還應符合食品安全性要求,品牌公司產品將成為首選[6-7]。 3)甜味香精開始在肉制品中使用。如雙匯的“玉米腸”就在市場上很受歡迎,玉米腸就是把甜味香精應用到了咸味食品中的一個很好的例子。目前,國外已有蔬菜類肉食品的生產,而國內一些廠家已開始著手開發(fā)研制此類產品。 5展望 隨著細胞與組織培養(yǎng)技術、DNA重組技術、微生物突變等高新技術的應用,必將給我國香精工業(yè)帶來巨大的變化。隨著香精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,各種香精在肉類工業(yè)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,肉制品品種也會更加多樣化,香精在肉類工業(yè)中將起到愈來愈重要的作用。肉制品加工業(yè)不再是簡單的加工產品,而是對肉制品的色、香、味各方面,要求越來越高。 |
相關文章: |